关于印发辽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废止)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04:39:18   浏览:846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辽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废止)

辽宁省辽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辽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辽市政发[2005]2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现将《辽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4年,辽阳县被省政府确定为200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按照省政府要求,市政府决定,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于2005年6月1日正式启动。辽阳县政府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各项工作。太子河区、弓长岭区可从当地实际出发,适时启动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其他区(市)要积极做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各项准备工作。参加今年试点的县(区)各乡(镇、街道)政府要于2005年5月31日前将个人筹资缴送到县(区)合管会办公室,确保试点工作按时启动。

二OO五年五月二十三日

辽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做好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3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辽政办发 [2004]35号)和中共辽阳市委、辽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辽市委发[2004]2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做好农民医疗保障工作,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县级统筹,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以户为单位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为农民提供经济、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民承受能力和医疗费用相适应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第四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坚持“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大病统筹,保障适度;不断完善,稳步发展”的原则。
第五条 我市辖区内的农业户籍人员均可以户为单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村委会统一办理登记注册等有关手续。在我市居住1年以上的外来流动人口具有农业户籍者也可申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第六条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享有以下权利: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诊治疾病;按规定享受一定比例的医疗费用补助;监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对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或投诉。
第七条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承担以下义务:按规定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遵守和维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规章制度;配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机构做好医疗、预防、保健工作;检举破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行为和冒名顶替等不良现象。

第二章 组织管理机构

第八条 成立辽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管理办公室设在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政策、调查研究、督办检查、人员培训、信息收集、经验交流等日常工作。
第九条 成立辽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家技术指导组,负责为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提供技术咨询,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与评估,对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
第十条 试点县(区)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合管会),负责组织协调全县(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组织制定和实施本县(区)合作医疗实施方案,组织筹集、管理和使用合作医疗基金,自觉接受人大、政协以及监察、审计部门和群众的监督。
县(区)合管会办公室设在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本县(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业务管理和日常工作,定期向合管会汇报工作情况及资金运行情况,定期向农民公布相关信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合管会和监察、审计部门及群众的监督。县(区)合管会办公室要按3至5人核定人员编制,所需人员及编制由县(区)政府在现有行政或事业单位中调剂解决,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十一条 乡(镇、街道)设立由乡(镇、街道)政府领导、卫生院院长、防保站站长、村干部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以下简称参合农民)代表共同组成的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村要成立由村干部、乡村医生和参合农民代表共同组成的合作医疗管理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动员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有关规章制度,收取农民缴纳的合作医疗经费,审核、补偿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

第三章 资金的筹集与管理

第十二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资助的筹资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捐资。符合农村医疗救助条件的参合农民,在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后,由民政部门按照《辽阳市农村医疗救助办法》实施医疗救助。
第十三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阶段,按参合农民每人每年30元标准筹集资金,其中参合农民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缴费10元,省级试点县对参合农民每人每年 由省级财政补助8元、市级财政补助6元、县级财政补助6元;试点区由区级财政对参合农民每人每年补助20元。
参合农民个人出资部分不得由集体出资代缴。农村五保户、特困户及未享受公费医疗和未参加医疗保险的在乡老复员军人、伤残军人等农村医疗救助对象的个人缴费,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辽阳市农村医疗救助办法的通知》(辽市政办发[2005]4号),由县(区)民政部门直接办理。
第十四条 县级政府负责,乡(镇、街道)政府统一组织农民筹资,并予以核实、登记造册、发放证件。乡(镇、街道)政府将所筹资金缴送到县(区)合管会办公室,经审核无误后,存入县(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用帐户,并申请各级财政补助,组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个人筹集的资金不到位,各级财政不予补助。
第十五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保证专款专用,确保安全和完整。如年度内出现超支,可用风险基金补偿,不足部分由同级政府财政弥补;如出现结余,对重大疾病参合农民进行二次补偿。

第四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分配和使用

第十六条 基金的分配
(一)风险基金。依据《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风险基金的意见》(财社[2004]96号),按每人每年1元设立风险基金,最多不超过当年合作医疗基金总额的10%,用于抵御合作医疗基金透支的风险。
(二)家庭帐户。按每人每年10元设立家庭帐户,用于参合农民在定点村卫生室或其他定点医疗机构的门诊医药费的补偿。家庭帐户余额可结转下年,可由有继承权的家庭成员继承。
(三)门诊统筹基金。按每人每年5元设立门诊统筹基金,用于家庭帐户使用后门诊医药费的补偿。
(四)住院统筹基金。按每人每年14元设立住院(大病)统筹基金,用于参合农民住院医药费的补偿。
第十七条 基金的使用
(一)补偿范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用于参合农民在各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住院医药费的补偿。
(二)补偿标准。对参合农民就医所发生的医药费实行分段、分类补偿,并设封顶线。
1.门诊费。在乡级和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费用补偿比例为:100元以下补偿15%,101元至200元补偿10%,201元以上补偿5%。年累计封顶线为200元/人。对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费用不予补偿。
2.住院费。对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费用补偿设起付线和封顶线。起付线为乡级定点医疗机构200元/次,县级定点医疗机构300元/次,县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500元/次。封顶线为年累计8000元/人。
在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费用具体补偿比例为:201元至1000元补偿40%,1001元至2000元补偿25%,2001元至4000元补偿30%,4000元以上补偿40%。
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费用具体补偿比例为:301元至1000元补偿40%,1001元至2000元补偿25%,2001元至4000元补偿30%,4000元以上补偿40%。
经县(区)合管会办公室批准转诊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诊治的,所发生住院费用具体补偿比例为:501元至1000元补偿40%,1001元至2000元补偿25%,2001元至4000元补偿30%,4000元以上补偿40%。
3.因急诊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或外出打工、读书的参合农民在外地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就诊的,经县(区)合管会办公室审核批准,按本县(区)同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补偿比例补偿。
第十八条 补偿程序和方法
(一)需方办理补偿程序
1.门诊费用补偿。参合农民在定点村卫生室就诊所发生费用,应在1周内到村合作医疗管理组织办理审核、补偿;在乡级和县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所发生费用,应于就诊当日直接在本医疗机构合作医疗站办理审核、补偿。
2.住院费用补偿。参合农民住院费用由本人先行垫付。在本县(区)的定点医疗机构诊治的,出院当日由本医疗机构合作医疗站审核、补偿住院费用;因定点医疗机构技术设备所限,确需转诊的,由医疗机构提出转诊申请并经参合农民签字,提交县(区)合管会办公室审核并出具转诊凭证,方可转诊,出院后1周内到县(区)合管会办公室办理住院费用审核、补偿事宜。
3.外出打工、读书和因急诊就诊的参合农民在非定点医疗机构诊治,入院后1周内报本县(区)合管会办公室备案,办理相关手续,每季度末携带由村委会出具的外出打工、读书证明和急诊证明及医药费收据,到县(区)合管会办公室办理诊治费用审核、补偿事宜。
(二)供方支付方式
农村合作医疗补偿金实行后付制,由定点医疗机构先行垫付补偿资金,每月定期将财务报表、补偿凭证报县(区)合管会办公室,县(区)合管会办公室审核无误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通知专户银行将本月补偿的费用划拨给定点医疗机构。违反规定补偿的费用由责任医疗机构承担。
第十九条 给予补偿的诊疗项目参照《辽宁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范围》(辽卫函字[2004]438号)执行。给予补偿的药品参照《辽宁省新型合作医疗药品目录(试行)》(辽卫函字[2004]504号)执行。
第二十条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补偿:
(一)私自伪造或涂改补偿凭证的;
(二)未经同意擅自转诊的;
(三)超出给予补偿的医疗项目范围或药品目录范围的;
(四)外出打工、读书的参合农民在外地营利性医疗机构就诊的;
(五)除特殊情况外,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

第五章 定点医疗机构管理

第二十一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制度。定点医疗机构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并向社会公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年检制度并进行动态管理,凡严重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取消其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资格。
乡及乡以上定点医疗机构要成立合作医疗站,负责本医疗机构合作医疗业务管理和费用补偿。
第二十二条 各定点医疗机构要加强人员、房屋、设备、技术的管理,完善并落实各种诊疗规范和管理制度,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控制医疗费用。
第二十三条 医务人员在接诊参合农民时,应认真核实其身份,为参合农民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要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转诊的原则,严格按照医疗诊疗技术规范诊治,不得滥开药、滥用大型检查、开大处方。要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是否需要住院,不得随意放宽入院指征和标准。
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医疗机构应当免收其挂号费、诊察费、注射费及产前检查费;确需使用CT或MRT等大型设备检查时,应当减收20%的检查费;住院治疗在10日内的,应当减收20%的住院床位费。其他医药费减免措施由各定点医疗机构自行制定。
第二十四条 定点医疗机构对参合农民应按《辽宁省新型合作医疗药品目录(试行)》的规定使用药品,确需使用自费药品时需经参合农民或家属签字。所使用的药品实行统一招标采购,并统一药品价格和基本医疗服务价格。
第二十五条 定点医疗机构必须使用合作医疗专用处方,按处方书写标准,用正楷中文书写处方,做到字迹清楚,剂量、单位准确,以便接受监督;必须为合作医疗住院患者提供住院医疗费用1日清单,以便审核、补偿。
第二十六条 参合农民持《农村合作医疗证》,可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任何组织、个人不得干涉。参合农民需要转诊的,医疗机构应及时为其办理相关手续,不得人为设置障碍。

第六章 合作医疗的监督

第二十七条 成立由县(区)人大、政协、纪检等机关及财政、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和参合农民代表共同组成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负责定期检查、监督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缴和使用情况,反映群众对合作医疗的意见。各县(区)、乡(镇、街道)要把合作医疗工作作为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重要工作内容纳入政府责任目标,做到有计划、有承担风险的措施、有考核、有奖惩。
第二十八条 县(区)、乡(镇、街道)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对群众的举报投诉,要做好详细记录,由专人负责调查处理,在半个月内将调查处理情况通知举报人或投诉人,并向县级合管会报告。
第二十九条 实行合作医疗帐目公开制度。每月将合作医疗基金的收支、农民就诊及补偿等情况公布一次,以保证参合农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公开、公平、公正。
第三十条 实行合作医疗基金定期审计制度。审计部门每年对基金的收支和管理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第三十一条 各级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建立和完善合作医疗信息管理制度,对合作医疗的有关信息按职责收集、整理、分析,及时上报。

第七章 考核与奖惩

第三十二条 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县(区)进行考核;县(区)合管会对本县(区)合作医疗工作进行考核。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地区、单位和个人,由政府予以表彰。
第三十三条 各级合管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不得利用工作之便或以其他借口吃、拿、卡、要。对发生违纪行为的,将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定点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取消定点资格:
1.对合作医疗管理不到位,影响合作医疗工作正常进行的;
2.不严格执行合作医疗有关政策、规定,虚开收据,造成合作医疗基金流失的;
3.不遵守合作医疗审批程序,对合作医疗审核、检查等工作不配合,不提供有关资料或提供虚假资料的;
4.其它违反合作医疗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五条 定点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合作医疗处方权,根据《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并建议对其作出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1.医务人员不验证、不登记而进行补偿,或为冒名就医者提供方便的;
2.违反合作医疗用药规定,开人情方、大处方、假处方的;
3.利用工作之便,搭车开药,或与患者联手造假,将自费用药、保健用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串换成基本用药的;
4.不严格执行合作医疗基本诊疗目录、药品目录、诊疗项目、收费标准或者分解收费、乱收费等不严格执行国家物价政策的;
5.不执行诊疗常规,不坚持出入院标准,将不符合入院标准的病人收住院治疗或故意延长病人住院时间,为病人挂名住院,做假病历的;
6.推诿病人,随意转诊,随意检查,不提供或减少患者所必须的医疗服务的;
7.其它违反合作医疗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六条 参合农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追回所补偿的医药费用外,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暂停医疗补助待遇、扣押医疗证;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将本人医疗证转借他人使用的;
2.持他人医疗证冒名就医的;
3.开虚假医药费收据、处方,冒名领取合作医疗补偿资金的;
4.因本人不遵守合作医疗章程等原因,造成医药费用不能补偿而无理取闹的;
5.私自伪造或涂改医药费单据、病历、处方、检查报告单或自行开方取药、违规检查、授意医护人员作假的;
6.利用合作医疗在定点医疗机构开出药品进行非法倒卖的;
7.其它违反合作医疗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对暴发性、流行性传染病和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的大范围的危、急、重症病人抢救的医疗费用,若有专项资金补助时,不占用合作医疗基金。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由辽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件:1.辽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及工作职责
2.辽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家技术指导组人员组成及工作职责
3.辽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人员组成及工作职责

附件1:

辽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人员组成及工作职责

一、协调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 长 姜 军 副市长
副组长 张学路 市政府副秘书长
曾凡库 市卫生局局长
成 员 吕有林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段世辉 市监察局副局长
刘铁春 市卫生局副局长
袁芝涛 市发改委副主任
张万昶 市民政局副局长
胡忠宇 市财政局副局长
吴鹏升 市农委副主任
杨 利 市审计局副局长
袁景波 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副局长
张秀杰 市扶贫开发办副主任
协调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管理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办公室主任由刘铁春兼任。
二、协调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资金统筹办法、实施规划和年度计划;
2.确定县(区)财政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具体补助标准;
3.指导县(区)政府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办法、会计核算制度等规章制度;
4.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相关政策和资金,共同做好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5.定期向同级党委、人大、政府汇报合作医疗工作进展及存在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
三、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1.卫生局:重点研究和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科学管理体制和长效运行机制,同时积极推进当地农村卫生的改革与发展;
2.民政局:负责为符合农村医疗救助条件的参合农民代缴农民个人缴费部分,为符合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条件的参合农民予以救助;
3.财政局:负责督促落实新型合作医疗补助资金,组织制定新型合作基金管理、财务管理办法,建立并完善合作医疗基金会计核算和监督制度,加强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管;
4.宣传部:负责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工作方案,将新型合作医疗的宣传与文化下乡结合起来,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要开辟公益宣传版块,开展连续性、滚动式宣传;
5.农委:配合做好新型合作医疗的宣传发动工作,加强信息反馈,协助筹资管理;
6.发改委、扶贫办:重点支持农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提高农村卫生整体服务能力,确保新型合作医疗工作顺利开展;
7.审计局:负责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和管理情况进行年度专项审计;
8.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强对农村药品的监管,依法查处非法交易和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行为,保障农村居民用药安全;
9.监察局:对各级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履行职责的情况实施监察。

附件2:

辽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家技术指导组人员组成及工作职责

一、专家技术指导组人员组成:
组 长:刘铁春 辽阳市卫生局副局长
副组长:白黎明 辽阳市卫生局基妇科科长
贾成太 辽阳市财政局社保科科长
成 员:王爱民 辽阳市卫生局计财科科长
     冯 妍 辽阳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
     马 莉 辽阳市卫生局计财科科员
     石英太 辽阳市财政局社保科科员
     王忠强 辽阳市卫生局基妇科科员
刘玉秋 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科科长
陈国华 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
张富春 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
王洪莹 辽阳市辽阳县卫生局副局长
孟庆宝 辽阳市太子河区卫生局副局长
杨卫江 辽阳市弓长岭区卫生局副局长
顾 问:马爱群 辽宁省卫生厅基妇处处长
陈俊峰 大连医科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科学学院  副院长 副教授
罗玉强 抚顺市中心医院副院长
张玺春 辽宁省卫生厅基妇处主任科员
王华东 鞍山市台安县卫生局局长
二、专家技术指导组工作职责:
1.为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提供技术咨询;
2.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作方案进行指导;
3.对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与评估;
4.对各县(区)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给予指导。

附件3:

辽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人员组成及工作职责

一、人员组成
主 任:刘铁春 辽阳市卫生局副局长
副主任:白黎明 辽阳市卫生局基妇科科长
成 员:王学田 辽阳市卫生局办公室主任
赵香兰 辽阳市卫生局人事科科长
王爱民 辽阳市卫生局计财科科长
冯 妍 辽阳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
李联友 辽阳市卫生局中医科科长
胡忠天 辽阳市卫生局疾控科科长
陈克政 辽阳市卫生局法监科科长
王忠强 辽阳市卫生局基妇科科员
二、工作职责
辽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日常管理工作。其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1.制定辽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施办法;
2.指导试点县(区)进行基线调查、宣传教育、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则并审查试点县(区)合作医疗实施细则;
3.培训合作医疗管理人员;
4.制定管理规章制度;
5.检查督导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规范其运行;
6.及时研究解决合作医疗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7.定期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领导小组汇报合作医疗运行情况。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屯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屯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海南省屯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厅


屯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屯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屯府办[2005]124号


颁布日期: 2005.11.24 颁布单位: 屯昌县 实施日期: 2005.11.24

备案登记号:QSF-2005-100012

题注:




备案时间:2005-11-24



屯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屯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屯府办[2005]124号



各镇府,县府直各有关单位:
《屯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已经县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希认真组织实施。




二00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屯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广大农村居民获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健康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3号)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3号)精神,按照海南省人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意见的通知》(琼府办[2003]84号)和2005年全国、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第三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遵循“政府组织引导,尊重群众意愿;多方筹措资金,保证收支平衡;实行县级统筹,突出大病重病;报销及时兑现,社会公开监督”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四条 凡户口在本县的常住农村居民,以户为单位,均可参加。农垦暂不列入本办法实施范围。
第五条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以下简称参合农民),享有按规定要求的服务和医药费补偿以及对合作医疗进行监督的权利,有按期缴纳参合金和遵守合作医疗各项规章制度的义务。
第六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执行年度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参合人员以户为单位缴纳参合金、注册登记、办理《海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证》(以下简称《合作医疗证》),并持证就医及报销。当年度参加,当年度受益。
第七条 农村中的五保户、贫困家庭及特困残疾人等群体的参合金,由民政部门从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中列支,统一代缴;独生子女、纯二女结扎户等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其子女(14岁以下,含14岁)的由县计生部门代缴。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八条 县政府成立由县领导、有关部门领导和参合农民代表组成的“屯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县合管委”),负责全县合作医疗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县合管委的职责是:组织制定和修改合作医疗实施办法;审定年度合作医疗实施方案;负责实施办法和年度方案的组织实施及检查督促;资金的筹集、管理;资金预算、决算的审定;组织考核奖惩等。
县合管委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屯昌县卫生局,是全县合作医疗的经办机构,负责日常业务工作。全称为“屯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挂牌“屯昌县合作医疗办公室”,简称“县合管办”)。其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年度合作医疗工作方案,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二)协助全县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营运和管理,编制基金的预算和决算方案;
(三)负责审核、认定定点医疗机构以及监督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及费用水平;
(四)负责农民合作医疗证的核发和医药费用报销凭证的审核;
(五)对镇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实施监督管理;查处各种违规行为;
(六)对合作医疗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七)处理日常事务,协调各部门、各方面的关系,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的争议、纠纷进行调解与处理;
(八)定期向县合管委报告工作,执行县合管委交办的其他工作等。
(九)建立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负责合作医疗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使用与传递;
(十)对农村合作医疗参与者提供咨询服务等。
第九条 各镇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简称“镇合管委”)。由各镇领导、卫生院院长、农税所所长、村委会书记或主任和参合农民代表组成。其职责是:负责本镇合作医疗的组织、协调、管理、监督和指导工作;承担上级合管委(办)委托的有关工作;负责宣传、发动、组织本镇辖区内农民参加合作医疗、按照政策规定组织发动农民自愿缴费、村集体经济组织投入扶持资金;协调处理本镇合作医疗的其它事宜等。
镇合管委在辖区卫生院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站”(简称“卫生院合管站”),作为其在各卫生院辖区范围内的经办机构,人员由卫生院院长、分管副院长、会计、出纳组成。其职责是:协助镇政府、村(居)委会做好本卫生院所管辖区内的宣传、发动工作;及时填报各种报表及有关信息的收集上报;受镇合管委委托,对本辖区村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执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处理日常工作;完成镇合管委及县合管办交办的其他工作等。
第十条 各村(居)委会相应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小组”(简称“村或居委会合管组”),人员以村(居)委会书记、主任、会计、参合农民代表组成。其职责是:引导、发动村民参加合作医疗,筹集、上缴合作医疗资金;收集并公布有关信息;监督参合农民的就医行为;完成上级合管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等。
第十一条 县合管办人员工资、工作经费和开办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不得从合作医疗基金中提取。各镇合管委、卫生院合管站、村(居)合管组工作经费由镇财政负责解决。
第三章 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
第十二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其筹资水平为:
(一)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每人每年缴纳10元;
(二)县财政按参加合作医疗人数每人每年补助7元;
(三)省财政按参加合作医疗人数每人每年补助16元;
(四)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按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每人每年补助20元。
第十三条 鼓励、倡导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捐赠资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第十四条 镇合管委委托本镇农税所负责征收本辖区内农民个人缴纳的参合资金,并出具“海南省政府非税一般缴款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款收据”,及时存入“屯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政专户”。
第十五条 农民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
第十六条 参合农民户应于每年的10月31日前一次性缴清下一年度参合金,可提前缴纳或一次性缴纳多年参合金,但不能逾期补缴。
第十七条 经参合农民自愿,镇合管委可委托定点医疗机构在参合农民当年报销住院医药费用时,代缴该户次年参合金。
第四章 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
第十八条 合作医疗基金由县合管委及其经办机构进行管理。县合管委在农业银行设立屯昌县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政社保专户,实行专户储存,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挤占和挪用。
第十九条 基金的收缴划拨:
(一)参合农民参合金由镇农税所代收后及时转入县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政社保专户;
(二)县财政补助资金由县财政局根据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际人数,按标准于每月12月31日前将下一年度财政补助资金划拨到县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政社保专户;
(三)中央和省财政补助专项资金,经省财政、卫生部门对县参合的实际人数和县财政补助资金到位情况进行核定后,划拨到县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政社保专户;
(四)社会团体、企业及个人捐资资助部分由县合管办统一接收,并及时纳入县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政社保专户。
第二十条 合作医疗基金由县合管办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负责营运并编制年度预算。年终,县合管办应及时编制合作医疗基金年度决算,报县合管委和财政部门审核。
第二十一条 合作医疗基金分为统筹基金(住院医疗基金和风险储备金)和家庭账户基金,统一在县农业银行专户储存,实行财政社保专户管理制度:
(一)住院医疗基金按人平41元提取,用于参加合作医疗病人封顶线以内的住院医疗费用的补偿;
(二)家庭账户基金按人平10元提取,用于参加合作医疗人员门诊医疗费用的补偿;
(三)风险储备金按人平2元提取,主要用于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因病住院医药费用补偿额超过最高封顶线以上,但仍然会造成因病致贫、返贫病例的救助;用于合作医疗基金的财务透支和传染性疾病大流行等意外情况的应急。上一年度合作医疗资金结余原则上转入下一年度合作医疗基金的风险储备基金中使用。
第二十二条 门诊医疗费、住院医疗费由县合管办每月向定点服务医疗机构核拨一次。每月的前十天为上个月发生的门诊医疗费、住院医疗费的结算时间。
第五章 合作医疗的补偿
第二十三条 合作医疗基金以保大病住院为主,同时兼顾门诊适度补助,遵循以收定支、量入为出、逐步调整、保障适度的原则,规定补偿范围(如按住院或门诊报销、个人自费项目等)、支付比例、起付线、封顶线。
第二十四条 凡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有权按下列补偿范围、标准和办法获得合作医疗基金对其医疗费用的补偿:
(一)补偿范围
门诊:补偿医药费。
住院:补偿医药费用,包括药费(以《屯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为标准),普通床位费(按20元以下/天标准),手术费,处置费,输液费,输血费,输氧费,常规影像检查(A超、B超、心电图、X线透视),常规化验(血、尿、粪便、肝功能常规),放疗、化疗非保健项目等医药检查费用。
(二)补偿标准
1、门诊补偿标准:家庭账户实行包干使用,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可一次或多次用完为止,当年超支不补,结余滚存,但不得抵缴下年度个人应缴的参合金,也不得退返现金。家庭帐户的包干费用完后,接受中医药治疗的可以共济帐户中补偿50%。
2、住院补偿标准:起付线标准为卫生院一次性住院费在100元以上、县级医院一次性住院费在300元以上,省级医院一次性住院费在800元以上。当年内有二次或二次以上住院的,各级起付线标准分别下降50%;封顶线为住院医药费补偿每人每年累计最高补偿限额为12000元。参合农民每次住院的医疗费在起付线以下时由个人负担,超过起付线后的医疗费用从合作医疗住院医疗基金中分类、按比例补偿。
(1)在县内各定点卫生院住院,先扣除个人自付费用及起付线后,补偿比例为70%;
(2)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扣除个人自付费用及起付线后,补偿比例为55%;
(3)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先扣除个人自付费用及起付线后,补偿比例为40%;
(4)参加合作医疗的孕妇住院分娩费用实行每人200元定额补助;
(5)参合人员的一次性住院补偿比例达不到20%,且实际报销金额不足相应医院起付线标准的2倍时,按本次住院总费用的20%给予补偿,但本年度里多次住院补偿累计不得超过封顶线。
3、经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鉴定为:二期以上高血压(含二期),心脏病并发心功能不全,重症糖尿病,失代偿期肝硬化,重症肝炎,中风后遗症,癌症放疗、化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移植抗排,精神分裂症,慢性支气管炎,风显性关节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炎等14种慢性病病种的,纳入合作医疗补偿范围。其门诊报销不设立起付线,按门诊医药费的50%标准给予报销,封顶线为每人每年累计最高2000元。参合农民慢性病患者必须凭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专家鉴定报告、疾病证明、检查检验报告或以往的病史病历证明到县合管办申请办理慢性病医疗证,凭慢性病医疗证在门诊看病和报销。报销费用不占用家庭账户基金,从住院医疗基金中支付。
4、因患大病个人补偿超过封顶线而难以承担的医疗费用,经个人申请,由县合管办在年终统一审核做出意见后,从合作医疗风险基金中予以适当补助。
(三)补偿方式
1、门诊费用补偿方式:参合农民凭《合作医疗证》到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时,采取现场补偿兑现。
2、住院费用补偿方式:
(1)参合农民到县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先由提供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直接报销,然后由定点医疗机构凭有关住院资料、处方、收据等原始凭证定期到县合管办报(核)销。
(2)参合农民经批准转到县级以上(不含县级)住院治疗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患者自行垫付有关费用,出院后一个月内凭服务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书、住院病历复印件、复式处方、医药费用清单、正规收据和《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或户口簿到县合管办审核报销,县合管办15个工作日内按比例审批结付。
(3)参合农民在县外打工、暂住、探亲时因病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参照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补偿比例核报。核报时必须携带服务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书、住院病历影印件、复式处方、医药费用清单、正规收据和《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或户口簿。
(4)到县合管办报销的医疗费用,根据参合农民意愿,可以在县合管办领取,也可以由县合管办下拨给当地卫生院合管站,委托其支付。
第二十五条 合作医疗基金不予支付的生活服务项目和服务设施费:
(一)就(转)诊交通差旅费、急救车费、担架费;
(二)电视费、电话费、食品保健箱费、电炉费、煤火费、电冰箱及损坏公物赔偿费;
(三)陪护费、护工费、洗费、门诊煎药费;
(四)膳食(含营养餐、药膳)费。
第二十六条 合作医疗基金不予支付费用的诊疗项目:
(一)服务项目类:院外会诊、病历工本、检查治疗加急、点名手术、(会诊、护理)附加、优质优价(家廷医疗保健、特殊病房)、自请护士等服务项目;
(二)非疾病治疗项目类:美容、健美以及非功能性整容、矫形手术项目,减肥、增高、增胖、健康体检项目,婚前检查、旅游体检、出入境体检项目,预防性、保健性诊疗项目,医疗鉴定等项目;
(三)诊疗设备及医用材料类:CT、核磁共振、彩色B超等昂贵、大型医疗设备的特殊检查治疗费用,假肢、眼镜、义齿、助听器等康复性器具的费用,自用的保健、按摩、检查和治疗器械的费用,物价部门规定可单独收费的一次性医用材料的费用;
(四)治疗项目类:各类器官或组织移植项目,血液透析、高压氧仓治疗、近视眼矫正术项目,气功疗法、音乐疗法、保健性营养疗法、磁疗等辅助性治疗项目;
(五)其他:不孕不育症、性功能障碍的诊疗项目,各项科研的药物和仪器的临床验证项目,住院期间加收的其他各类别保险费,性病治疗、戒毒治疗的费用。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发生的医药费用不属合作医疗基金支付的范围:
(一)因违法犯罪、酗酒、故意自伤、服毒、自残、自杀、镶牙、配镜、交通事故等所致医药费用;
(二)经鉴定属医疗事故或已经发生医疗纠纷尚未经过鉴定的;
(三)特大自然灾害所致的疾病,合作医疗基金无力承担的;
(四)使用《屯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试行)》之外药品的费用;
(五)无有效转院手续住院治疗或在非合作医疗点机构就诊后所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
(六)与疾病无关的检查费、治疗费和处方药品及诊断不符的药品费用。
第二十八条 对已参合农民在下一年度未继续参合者,其家庭账户结余资金不得退还,并自动转入统筹住院基金。
第六章 合作医疗的服务管理
第二十九条 县合管办对参与合作医疗服务的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及符合条件的诊所实行资格确认,对经考核审查合格的,确认为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发给“合作医疗定点服务医疗机构”资格证书,并向社会公布。同时加强监督,进行动态管理。
第三十条 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在接诊参合患者时必须坚持先验证,登记,后处置的原则(急诊除外)。
第三十一条 按照《屯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规范》要求,定点医疗机构应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为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正确引导农民合理就医。严格按照规定的医疗技术规范诊疗,不滥用药、开大处方、人情方和“搭车”药,不随意使用进口药品,不滥开大型检查项目和重复检查项目,不随意放宽入院标准。使用基本药物目录以外的药品及各项检查项目必须经患者签名同意。
第三十二条 合作医疗定点服务医疗机构要单独建立合作医疗资金收付账目,实行计算机管理。做到日清月结,一月一上报,一月一结账。
第三十三条 参合人员凭本户《合作医疗证》,可以在全县范围内自由选择质优、价廉、方便、安全的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因病情需要到县以上医疗机构诊治时,需办理转诊手续,由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出具转院证明,并经县合管办审批同意,未经办理转诊报批手续、擅自到县以上医疗机构住院的,按规定补偿比例的50%给予报销。
第三十四条 因急诊、抢救或在外地生病不能按规定程序到县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或转诊的,可以在就近具备住院条件的非营利性医院就诊住院,但必须在住院七日内由患者亲属或委托他人向县合管办报告,并办理报批手续。
第三十五条 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因户口迁移离开本县或死亡的,其所在村(居)委员会应在30日内报告所在卫生院合管站,由卫生院合管站在7日之内到县合管办办理注销手续。
第三十六条 实行医疗服务检查评估制度。县合管办每年分上半年和下半年组织检查评估。经考核合格的定点医疗机构,将作为下一年度确定定点资格的依据;不合格且经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将取消定点资格。同时,县合管办每月从定点医疗机构的结算费用中预留5%的费用作为服务质量保障金,待年终考核时,根据对其执行服务质量情况。以及纳入报销范围的住院费用比例、实行补偿比例、目录内药品使用比例等指标的考核结果,合格者予以一次性支付。
第七章 合作医疗的监督
第三十七条 县成立由有关部门人员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合农民代表共同组成的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其中农民代表占20%),由县人大副主任任监督委员会主任,县监察局局长任副主任,监督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县监察局,负责日常监督工作。每年定期检查、监督及公示基金使用和管理情况。
第三十八条 县合管办要定期向县合管委汇报合作医疗基金的收支、营运、管理及服务等情况。县合管委要定期向县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和县人大汇报工作,主动接受监督。
第三十九条 县合管办与合作医疗定点服务医疗机构实行计算机联网,县合管办对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入、出院病人及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情况实行动态监控。
第四十条 实行合作医疗基金定期审计制度。审计部门每半年要对合作医疗基金的收支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
第四十一条 合作医疗基金营运情况实行公示制。每季度末县合管办应将合作医疗资金营运情况张榜公布,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公开、公平、公正。
第四十二条 各村(居)委会要把参合农民住院就医作为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之一,至少每季度张榜公布一次,接受村民的监督。
第四十三条 合作医疗定点服务医疗机构要对合作医疗基本用药和基本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公示。
第四十四条 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县合管办应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并对投诉事项在30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
第八章 奖惩
第四十五条 对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取得优异成绩合作医疗定点服务医疗机构、合作医疗管理人员、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员,由县合管委会同县卫生局进行表彰或奖励。
第四十六条 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的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由县合管委会同县卫生局责令改正,视其情节轻重,对其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分别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并追缴非法所得和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工作严重失职或违反财经纪律造成合作医疗基金损失的;
(二)贪污、截留及挪用合作医疗基金或索贿受贿、徇私舞的;
(三)擅自批准不属合作医疗报销项目的;
(四)擅自更改参加合作医疗人员待遇的;
(五)其它违反合作医疗规定的。
第四十七条 合作医疗定点服务医疗机构及其人员下列行为之一者,由县合管委会同县卫生局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或经济处罚,并限期改正,拒不整改或整改无明显效果的,取消其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资格。属医务人员个人行为的,由有权机关取消其执业资格。
(一)将未参加合作医疗人员的医疗费列为合作医疗基金支付的;
(二)违反合作医疗用药规定的或住院病历不按规定详细记录病情治疗经过、药品使用情况或治疗和使用药品与处方、病历记载不符的;
(三)利用职权开搭车药、回扣药及串换药品的;
(四)故意载留病人,不及时转诊延误病情的;
(五)不执行医疗规范和常规,不坚持出入院标准,将不符合入院标准的病人收院治疗或故意延长病人住院时间的;
(六)虚挂住院病人,做假病历,与患者串通空记账套取合作医疗基金的;
(七)违反《屯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规范》有关规定的;
(八)其它违反合作医疗管理规定的。
第四十八条 参加合作医疗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县合管办应责令其退回已发生的费用并可暂停其享受合作医疗待遇6个月:
(一)将本人合作医疗证件借给他人使用的;
(二)私自涂改医药费收据、病历资料、处方等虚报冒领的;
(三)因本人不遵守合作医疗制度规定等原因,造成医疗费用不能报销而无理取闹的;
(四)其它违反合作医疗管理规定的。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应用中的有关问题由县合管办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 本办法与上级有关规定不一致的,以上级规定为准。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管理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34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管理办法》,已经2001年12月7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80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自治区主席 马启智
                         二00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的管理,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公路路政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两侧建筑控制区的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以下简称建筑控制区),是指自公路边沟、坡脚护坡道、坡顶截水沟外缘起,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少于30米,国道不少于20米,省道不少于15米,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不少于5米的区域。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建筑控制区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建筑控制区的管理,应当遵循有利于公路的发展和远景规划,有利于公路环境的绿化美化,有利于行车安全的原则。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领导,加强对建筑控制区的管理和绿化工作。
  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一律实行绿化。公路绿化工作,由公路管理机构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组织实施。

第二章 公路两侧建筑管理





  第七条 除公路防护、养护需要外,严禁在建筑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地面构筑物和建坟;


  第八条 对建筑控制区已有的建筑物、构筑物,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一)凡未经审批而修建的,必须在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内自行拆除。
  (二)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公路建设以及交通安全的需要,制定计划,分批迁出;搬迁有困难的,应当制定措施,不得影响公路畅通、公路环境和行车安全。


  第九条 国土资源、建设部门审批临近建筑控制区的建筑用地时,在办理审批手续时应当按照《条例》的规定,注明建筑物与公路的控制距离并通知公路管理机构;建设单位开工时,审批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共同派员进行现场监督。


  第十条 新建、改建公路施工期间,建筑控制区的管理,由建设方和沿线市、县、乡人民政府共同负责。国土资源、建设等部门应当依照《条例》的规定严格控制建筑物、构筑物或工程设施与公路的距离。


  第十一条 在公路沿线规划和新建村镇、开发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考虑公路环境、行车安全、公路绿化和美化等因素,将建筑物、工程设施或集贸市场控制在公路一侧距离公路50米以外的范围,防止形成公路街道化、市场化。


  第十二条 公路穿越城镇的路段,公路管理机构和建设部门应当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共同确定城市道路与公路的界线,按照各自的职责控制公路、街道两侧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工程设施的建设。


  第十三条 环卫部门、市场建设单位、公路沿线的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和配合交通主管部门做好公路绿化和保洁工作,制止在建筑控制区乱建垃圾堆放场,向公路边缘倾倒垃圾以及乱堆乱放物料等违法行为。


  第十四条 公安部门应当加强公路巡逻,及时制止和查处在公路上打场晒粮等设置障碍的违法行为,配合公路管理机构清除公路及建筑控制区内妨碍交通安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第十五条 电力、电信、石油、水利等部门在进行与公路平行设置电力、通讯线路、铺设地上、地下各类管线或修建水利工程设施时,应当按照《条例》的规定,在建筑控制区范围以外进行。因受地形限制或者遇特殊原因需进入控制区时,必须先经公路管理机构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六条 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对公路平交道口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公路沿线的单位和个人需修建与公路平面交叉的道口时,必须先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按国家规定的公路技术规范的标准修建,并经公路管理机构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因修建平交道口影响公路排水的,申请人应当同时修建公路排水设施。


  第十七条 在建筑控制区内的居民和商业经营户需要在公路与建筑物之间修建地坪时,应当先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地坪标高应当低于公路路肩30厘米以上。对已建成的地坪,由公路管理机构进行清理登记,补办批准手续;影响公路排水的,由申请人出资,公路管理机构负责修建排水设施。占用公路用地的,由公路管理机构按照自治区有关规定收取占用费;造成公路路产损失的,应当进行赔偿。

第三章 非公路标牌管理





  第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非公路标牌是指除公路管理机构设置的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安全标志、地名标志、路政管理宣传牌等以外的、设置在建筑控制区范围以内的各种标牌。


  第十九条 非公路标牌的管理应当遵循统一管理、合理设置、严格控制、依法审批的原则。


  第二十条 除公路管理机构设置的公路施工标志牌和省界牌以外,在公路上方禁止设置龙门架式非公路标牌。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公路管理机构批准,不得擅自在公路、公路用地区内设置公路标志以外的标牌、广告牌等其他标志。在建筑控制区范围内设置除公路标志以外的标牌的,必须符合交通安全要求,标牌与公路路肩边缘的间距保持在5米以上。


  第二十二条 在建筑控制范围内,设置地名牌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由设置者向拟设置地的公路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标牌设计方案等相关资料。
  (二)公路管理机构接到申请后应当及时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的,予以批准。


  第二十三条 在建筑控制区内设置公益性、商业性广告牌的,广告牌设置单位应当向自治区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由自治区公路管理机构批准后,持公路管理机构的批准文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四条 在建筑控制区内设置广告牌,由自治区公路管理机构统一划定设置路段,指定设置位置。
  经批准设置的广告牌应当在色泽和式样上与公路标志有明显区别,规格应当统一,设计合理,质量优良,坚固安全,内容符合法律规定。
  广告牌设置者应当按照公路管理机构的规定期限,对广告牌进行维修、刷新,并由公路管理机构监督实施。


  第二十五条 对建筑控制区范围以内现存的各类非公路标牌,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各级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设置在公路上方的龙门式公益性宣传牌,县界、乡界牌、开发区标志牌、市场标志牌以及税收、保险、交通等宣传牌,由公路管理机构通知设置单位限期拆除。
  (二)原设置在公路上方的商业性龙门式标牌或其他商业性标牌,一律拆除。
  (三)原设置的地名牌、广告牌、凡符合本办法的应当限期补办手续;凡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应当拆除。


  第二十六条 建筑控制区内各类商业经营户需要设置商业性牌匾或公益性广告牌的,只能设置在各自建筑物的墙面和屋顶上,牌匾的边缘不得悬空突出于建筑物面向公路的墙面。


  第二十七条 经批准设置的非公路标牌,如遇公路改建、扩建影响工程施工或者公路路政管理需要时,设置者应当无条件拆除。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在建筑控制区修建筑物、地面构筑物或者其他工程设施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并可处以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由交通主管部门拆除,有关费用由建筑者、构筑者承担。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未经批准,擅自在建筑控制区架设、埋设管线、电缆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处以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未经批准,擅自在公路上增设平面交叉道口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并可处以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在公路与建筑物之间修建地坪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补办手续。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擅自设置非公路标牌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并可处以二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拆除的,由交通主管部门拆除,有关费用由设置者承担。


  第三十三条 当事人对交通主管部门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又不起诉,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四条 交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时,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2年1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