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1:27:11   浏览:938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建设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关于印发《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建住房[2006]2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厅(房地局、建委),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工商局:

  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整顿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通知》(建住房[2006]166号)要求,我们制定了《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二○○六年八月二十八日



附件:

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和《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整顿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通知》(建住房[2006]166号)的要求,现就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活动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5〕8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26号)、国办发[2006]37号和建住房[2006]166号文件的要求,扎实有序地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坚持深化改革和加强法治并举、整顿规范和健康发展并重,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严格市场准入和项目审批,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查处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抓好制度建设,完善法规,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培育市场信用体系,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二)工作原则
1、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房地产交易秩序整治活动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2、把握政策,维护稳定。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与保护人民群众住房权益相统一。既要查处房地产交易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又要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3、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各级建设(房地产)、发展改革(价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分工协作,联动整治。相关部门要切实落实治理责任,细化工作任务,解决突出问题,严格责任追究,并与治理商业贿赂、规划效能监察工作实行联动。
二、专项整治的工作机构、目标和任务
(一)工作机构
1、在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部际联席会议工作制度下,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商总局成立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指导、协调、监督各地的专项整治工作。建设部副部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商总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该司司长任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检司、国家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参加办公室工作。
2、各地也应比照中央国家机关工作机制开展整治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房地产)、发展改革(价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密切合作,结合本地实际,抓紧部署本地区的专项整治工作,并加强监督、检查,对执行不力的市、县(区)给予通报。
3、各城市要在市政府统筹安排下,建设(房地产)、发展改革(价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尽快成立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专项整治工作的各项要求。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落实房地产交易环节的各项制度和措施。重点查处房地产交易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以及群众投诉和媒体曝光的典型案例,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问题,使房地产违规销售、利用虚假合同套取银行贷款、偷逃税款等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虚假广告和其他违法违规广告,以及在地产销售过程中实施欺诈,发布房地产交易虚假信息、炒卖房号、捂盘惜售、囤积房源等恶意炒作、哄抬房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得到及时查处。使房地产交易不断规范,房地产市场信用体系不断完善,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规范诚信的市场环境。
(三)工作任务
贯彻落实国办发〔2006〕37号和建住房[2006]166号文件精神,建设(房地产)、发展改革(价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承担相应的任务。
建设(房地产)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商品房预售许可管理,商品房预(销)售活动的动态监管,商品房预(销)售合同备案管理,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管理,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强房地产经纪机构管理、房地产广告管理和房地产展销活动管理等。房地产管理部门要加快构筑房地产交易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信用档案体系。
发展改革(价格)部门的主要任务:负责房地产价格及相关收费的监督管理。会同建设(房地产)管理部门加强对房地产交易过程中各类违反价格法律、法规的行为的查处,规范房地产交易行为。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负责房地产展销登记管理,房地产广告管理,会同建设(房地产)管理部门加强房地产经纪机构管理,查处虚假广告和其他违法违规广告,查处合同违法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三、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的工作机制和方式
(一)健全工作机制
各级建设(房地产)、发展改革(价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房地产交易信息共享、情况通报以及违法违规行为的联合查处机制。
(二)工作方式
1、部门配合。建设(房地产)、发展改革(价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落实各自职责,将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的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每一项工作,都要落实一个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予以积极配合。
2、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专项整治活动由政府主导,广泛发动行业组织和社会公众参与。采取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3、加强监督检查。各级建设(房地产)、发展改革(价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将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与重点抽查结合起来,看自查自纠是否落实。对自查自纠不力的单位,要及时加以督导;对拒不自查自纠、掩盖问题的单位或个人,要从严处理。
四、房地产交易秩序整治活动的部署和要求
(一)房地产交易秩序整治活动的部署
第一阶段(2006年9月)宣传发动、部署安排阶段
1、各级建设(房地产)、发展改革(价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成立专门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违法、违规问题的处理机制。
2、建立方便快捷的投诉渠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房地产)、发展改革(价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建立并公示专门针对专项治理活动的举报投诉电话、信箱(包括电子信箱)。建设部、发展改革委、国家工商总局汇总后在网站上公布。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房地产)、发展改革(价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房地产交易秩序整治工作进行具体部署,落实工作方案和时间表。
4、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各种形式,宣传贯彻两个“国八条”和“国六条”的精神,广泛宣传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的重大意义,使参与专项整治的工作部门、市场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房地产交易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澄清错误观念,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各部门要根据建住房[2006]166号文件要求,自检商品房预售许可、价格、广告监管等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特别是房地产管理部门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完善房地产企业和执(从)业人员信用档案系统。
第二阶段(2006年10月—2007年3月)自查自纠与督查阶段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房地产)、发展改革(价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专项整治的要求进行自查、自纠,并督查各区、县管理部门落实专项整治的各项工作。自查的重点是商品房预售许可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商品房预(销)售合同网上即时备案系统和房地产交易信息公示制度、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制度等的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自行整改,对查处的案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从2006年12月份开始,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商总局联合组成督查小组对全国部分城市的整治情况进行督查和抽查,对抽查过程中发现的整改不力的地区予以通报批评。
第三阶段(2007年4月—2007年7月)总结经验、巩固成果阶段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房地产)、发展改革(价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专项整治的实际情况写出总结报告分别报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商总局。建设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商总局对整治情况进行汇总,针对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出下一阶段整治工作的重点。
2、以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召开一次由相关部门参加的工作座谈会。对第二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推广各地好的经验和作法,巩固已经取得的整治成果,提出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有关政策措施。
3、继续巩固、完善商品房预(销)售合同网上即时备案制度、房地产交易信息公示制度和房地产信用公示制度,建立长效的房地产市场监管机制。
第四阶段(2007年8月—2007年9月)推进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阶段
1、总结房地产交易秩序整治的工作经验,研究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下一步工作。通过制定政策、出台法规的方式将有效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作法固定下来,推进房地产交易的制度建设、建立房地产交易规范发展的长效机制。
2、各地要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完善对房地产特别是商品住房市场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测。
3、对整改效果显著的单位予以表彰;对整改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二)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案件
1、各级建设(房地产)、发展改革(价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把查处房地产交易环节的违法违规案件工作贯穿于专项整治工作的始终。要组织力量,重点查处当前严重影响房价稳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囤积土地、炒楼花、炒楼号,捂盘惜售、哄抬房价,发布虚假信息和广告、违规销售、欺诈;中介机构和房地产经纪人员利用虚假信息骗取中介费、服务费、看房费,在代理买卖过程中赚取差价等违法违规行为;合同违法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2、要继续加大对房地产交易过程中典型违法违规案例的查处力度。对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的大案、要案,要依法从严惩处,并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
3、经查处的违法违规案件,一律作为不良记录记入该企业的信用档案,并向社会公示。
(三)其他要求
1、各级建设(房地产)、发展改革(价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通过新闻媒体及时报道整治工作的进展及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情况。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房地产)、发展改革(价格)、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将专项整治工作中有关情况及时分别报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商总局。2006年11月底以前,各地要上报查处的涉及房地产开发、销售、中介服务等有关方面的3个典型案例。

整顿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查处情况表

违规类型 查处件数 备注
商品房预售违规 1.未取得预售许可证预售商品房
2.以认购(包括认定、登记、选号等)、收取预定款性质费用等各种形式变相预售商品房
3.取得预售许可证后未在规定时间内开始预售商品房
4.其他情况:
恶意炒作行为 1.房地产企业发布虚假信息
2.炒卖房号
3.捂盘惜售
4.囤积房源
5.房地产企业纵容雇佣工作人员炒作房价
6.其他情况:
广告违规 1.未取得预售许可证发布预售广告
2.广告中承诺售后包租、返本销售
3.广告中有关房地产项目名称、面积、价格、用途、位置、周边环境、配套设施等内容虚假违法
4.其他情况:
销售合同违规 1.未按相关规定与购房者签订规范的商品房预(销)售合同
2.房地产企业制定的销售合同格式或条款有免除自己责任、加重购房人责任、或排除购房人合法权利的行为
3.订立合同前未向购房人明示(预)销售合同示范文本及格式条款
4.其他情况:
房地产经纪违规 1.未取得营业执照从事房地产经纪业务
2.未按规定采用经纪合同示范文本
3.房地产经纪人利用虚假信息骗取中介费、服务费、看房费等费用
4.在代理买卖过程中赚取差价
5.经纪机构直接从事商品房买卖
6.其他情况:
价格违法行为 1.房地产交易环节违规收费
2.销售商品房未实行明码标价
3.经济适用住房不执行政府指导价
4.其他价格违法行为
其他违规 1.
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澳门特别行政区第10/1999号法律:司法官通则

澳门


澳 门 特 别 行 政 区
第10/1999号法律

通过司法官通则

立法会根据《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七十一条(一)项,制定本法律。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条
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法院司法官及检察院司法官,而经作出必要配合后,亦适用于正执行司法官职务的司法官代任人。
第一节
司法官团
第二条
司法官团
一、司法官团由法院司法官及检察院司法官组成。
二、法院司法官与检察院司法官独立行使职务。
三、司法官之间的居先顺序按有关职级定出;职级相等时,以年资较长者为优先。
四、在有法院司法官参与的听证及官方行为中,于同一法院担任职务的检察院司法官位列于法院司法官右方。
第二节
法院司法官
第三条
审判的义务
法院司法官不得以法律无规定、条文含糊或多义为理由,或在出现应由法律解决的具争议的问题时,以该问题有不可解决的疑问为理由,拒绝审判;法院司法官亦不得以无合适的诉讼手段或缺乏证据为理由,拒绝审判。
第四条
独立性
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官依法进行审判,不听从任何命令或指示。
第五条
不可移调
一、除非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否则不得将法院司法官调任,将之停职,命令其退休,将之免职、撤职,或以任何方式使其离职。
二、如法院司法官系属定期任用者,确保其在该段时间内不被移调。
第六条
无须负责
一、不得使法院司法官对其以法院司法官身份所作的裁判负责。
二、仅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方可就法院司法官因履行职务所作的行为而追究其民事、刑事或纪律责任。
三、上款所指的民事责任,仅得透过由行政当局针对有关司法官而提起的求偿之诉予以追究,但有关行为构成犯罪者除外。
第七条
职级
一、法院司法官职级如下:
(一)第一审法院法官;
(二)中级法院法官;
(三)终审法院法官。
二、上款各项所指的法院司法官分别在第一审法院、中级法院及终审法院担任职务。
第三节
检察院司法官
第八条
等级从属关系
一、检察院司法官具等级从属关系。
二、等级系指下级司法官依据本法规定从属于上级司法官,前者因而有义务遵守所接获的指示。
第九条
行政长官的权限
行政长官有权限:
(一)在检察院于民事诉讼上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或本地区公库时,向检察院发出指示;
(二)许可检察院在上项所指的诉讼中认诺、和解、撤回诉讼或舍弃请求;
(三)许可检察院在澳门特别行政区为被害人,且追诉取决于举报或自诉的刑事诉讼程序中,撤回诉讼;
(四)要求检察长提供一般性的报告书、报告或解释。
第十条
稳定性
一、除非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否则不得将检察院司法官停职,命令其退休,将之免职、撤职,或以任何方式使其离职。
二、如检察院司法官系属定期任用者,确保其在该段时间内的稳定性。
第十一条
责任
一、检察院司法官须负起责任。
二、责任系指检察院司法官依法有责任履行其义务及遵守所接获的指示。
三、检察院司法官的民事责任,仅得透过由行政当局针对有关司法官而提起的求偿之诉予以追究,但有关行为构成犯罪者除外。
第十二条
职级
检察院司法官职级如下:
(一)检察官;
(二)助理检察长;
(三)检察长。
第二章
任用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三条
任用的一般要件
一、法院司法官或检察院司法官各职级的一般任用要件,除一般法就担任公共职务所定者外,尚包括须具法律认可的法律学士学位,以及熟悉澳门法律体系。
二、法官的选用以其专业资格为标准,符合标准的外籍法官也可聘用。
第十四条
任用方式
一、司法官编制职位的任用得以确定委任、定期委任或合同方式为之。
二、已完成为出任法官或检察官职级而设的培训课程及实习且成绩及格的投考人,及符合法定条件的其它投考人,以确定委任方式任用;属确定委任的司法官,如其被调任、转入另一职级或获任用于另一职级者,亦以确定委任方式任用。
三、未完成上款所指培训课程及实习的人士,以定期委任方式任用,该定期委任为期三年,且得续期。
四、属澳门以外编制的司法官的投考人,以合同方式聘任,为期两年。
五、在首次任用上款所指的投考人,或将之调任、转入另一职级或任用于另一职级时,均须订立上款所指的合同。
六、本法开始生效时,已由行政长官委任的本地编制的司法官均以确定方式任用。
第十五条
司法官的任用
一、澳门特别行政区各级法院法官,根据推荐法官的独立委员会的推荐,由行政长官任命。
二、检察长由行政长官提名,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三、检察院的其余司法官,经检察长提名,由行政长官任命。
第二节
任用的特别要件
第十六条
第一审法院法官及检察院司法官
一、拟确定出任第一审法院法官及检察院司法官职级者,须同时符合以下特别任用要件,但不影响第四款规定的适用:
(一)在澳门居住至少三年;
(二)熟悉中、葡文;
(三)完成一培训课程及实习且成绩及格。
二、上款(三)项所指的培训课程及实习的期间、内容、修读规则及纪律规则、有关评核及最后成绩、有效期间,以及接受培训的学员的通则,由独立法规规范,且须遵守下条的规定。
三、属确定委任、以合同方式聘任或以定期委任方式任用的司法官,如拟由第一审法院法官职级调任或转入检察官职级,或拟由检察官职级调任或转入第一审法院法官职级者,无须符合任用的特别要件。但不影响下款规定的适用。
四、未完成适当的培训课程及实习的人士,如拟确定出任第一款所指职级者,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澳门居住至少七年;
(二)熟悉中、葡文;
(三)已实际从事须具有法律学士学位方得从事的职业至少五年。
第十七条
培训课程及实习
一、培训课程及实习为期共两年,并须有一个为所有学员而设的共同培训计划。
二、完成培训课程及实习后,成绩及格者按意愿向推荐法官的独立委员会申请出任法官职级。
三、完成培训课程及实习后,成绩及格者,如拟进入检察院,须向检察长申请出任检察官职级。
第十八条
终审法院院长、检察长及终审法院法官
一、终审法院院长及检察长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二、终审法院的院长及法官的任命和免职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三节
调动方式
第十九条
定期委任
一、对于以确定委任任用的法院司法官或检察院司法官,任命其以定期委任制度担任司法官以外的其它职务时,须分别听取法官委员会及检察长的意见。
二、任命司法官以定期委任制度担任职务时,仅当其本身属以确定委任任用的司法官,方得保有原职级。
三、如对以确定委任任用的司法官的定期委任为履行某职务或出任某官职的正常方式,则导致出现空缺。
四、以确定委任任用的司法官以定期委任制度提供的服务时间,为年资及退休的效力,均视为在原职级所提供的服务时间。
第四节
就职
第二十条
就职的要件及期间
一、就职应在澳门亲身为之。
二、如无订定特别期限,为就职而定的期间为十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公布有关任用的翌日起计。
三、在合理情况下,法官委员会或检察长得延长为就职而定的期间。
第二十一条
不就职
一、如属首次任用而于就职期间内不就职且无合理解释,则无须经任何程序,该不就职的人的任用即被撤销,并在两年内不得出任司法官任何职级。
二、在其它情况下,对不就职无合理解释者,等同放弃职位。
三、合理解释应在用作合理解释的原因终止后十日内提出。
第三章
通则所定的义务及权利
第二十二条
不得兼任
一、司法官不得担任其它公共或私人职务,但属教授法律、法律培训或法律学术研究的职务,立法、司法见解或学说上的研究及分析的职务,以及自愿仲裁或必要仲裁方面的仲裁员职务,不在此限。
二、在特殊情况下且基于正当理由,法官委员会或检察长可许可兼任职务,但该职务不得影响原职级的工作。
第二十三条
回避
除关于回避的法律规定外,司法官亦不得介入或参与与其有婚姻、事实婚、任何亲等的直系血亲或姻亲,又或二亲等内的旁系血亲或姻亲的关系的法院司法官、检察院司法官或司法辅助人员所介入或参与的诉讼程序。
第二十四条
政治活动
司法官不得从事任何政治活动或于政治团体中担任职务。
第二十五条
谨言义务
一、司法官不得作出与案件有关的言论或评论;但为维护名誉、使其它权利或正当利益得以实现者除外。
二、依据上款规定作出的言论不得违反司法保密或职业上的保密,且须预先获得法官委员会或检察长的许可。
第二十六条
必要住所
司法官的必要住所须在澳门。
第二十七条
无薪假期
处于无薪假期状况的司法官,不得在用作识别其所从事的职业的任何工具上,援引其司法官的身份。
第二十八条
不在澳门
一、禁止司法官离开澳门,但因执行职务、年假、合理缺勤、免除上班或获批假,又或周六、周日及公众假期除外。
二、如因年假、周六、周日及公众假期而离开澳门会影响应于该期间进行的紧急工作,则不得为之。
三、不当离开澳门,除须承担纪律责任外,亦导致丧失该期间的薪俸,以及不将该时间计算于年资内。
四、司法官因年假、缺勤、免除上班或获批假而离开澳门时,须将此事通知各级法院院长或检察长,并提供有关资料,以便与其联络。
第二十九条
年假
一、司法官在司法假期期间享受年假,但须轮值工作者除外。
二、基于公务或法律规定的其它原因,司法官得经各级法院院长或检察长许可,在上款所指期间以外享受年假。
三、各级法院院长或检察长得基于上款规定的原因命令正在享受年假的司法官返回工作岗位,但不得损害每历年二十二个工作日的年假权利。
第三十条
缺勤及免除上班
一、如有应予考虑的理由不在澳门,而每月不超过三日每年不超过十日,则此情况视为合理缺勤。
二、在工作日办事处正常办公时间以外不在澳门,如不导致在公务处理上缺席或对公务造成影响,则不视为缺勤。
三、司法官参加在澳门或澳门以外地方举办的专业会议、座谈会、课程、研讨会、实习或其它与其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者,得获给予免除上班。
第三十一条
担任律师职务
司法官得在其本身、配偶、未成年或无能力的直系血亲卑亲属,又或直系血亲尊亲属的案件中担任律师职务。
第三十二条
职业服装
司法官在法院内担任职务时,或在其应参与的庄严仪式而认为有需要时,须穿着法袍,法袍式样由行政长官分别听取法官委员会和检察长意见后,以批示订定。
第三十三条
拘留及羁押
一、司法官不得在被起诉前或指定听证日前被拘留或羁押,但属可处以最高限度超逾三年徒刑犯罪的现行犯者除外。
二、司法官一经被拘留,须立即将之提交予有权限的法官。
三、司法官受羁押及服剥夺自由的刑罚时,须将之与其它被囚禁者分开囚禁。
第三十四条
薪俸制度
一、司法官的薪俸由独立法规定出。
二、不准给予司法官任何本法及上款所指法规并无规定的报酬或补助。
第三十五条
其它的固定及长期报酬
司法官享有收取假期津贴及圣诞津贴的权利。
第三十六条
居所
一、司法官有权透过支付一项作为代价的金额,入住已配备或未配备家具的房屋,或有权依据行政长官以批示订定的规定,收取租赁或设备津贴。
二、上款所指作为代价的金额在薪俸内扣除,其数额由行政长官在听取法官委员会和检察长意见后以批示定出,但不得超过司法官薪俸的5%。
第三十七条
招待费
一、终审法院院长及检察长,有权以招待费名义收取相当于其薪俸25%的津贴。
二、如为中级法院院长,上款所指的津贴相当于其薪俸的10%。
第三十八条
公干待遇及启程津程
一、司法官在各级法院院长或检察长许可下前往外地执行被认定为有利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公务时,应获发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支付的日津贴、启程津贴及交通费。
二、应获发的津贴金额,相当于对澳门公共行政工作人员所定的最高标准者。
三、应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支付的航空费用为商务客位费用,但终审法院院长及检察长的航空费用则为头等客位费用。
四、属澳门以外编制的司法官,为出任澳门编制的职位而到澳门,或返回原居地时,以上各款的规定,经作出必要配合后适用之。
第三十九条
其它津贴
一、司法官有权收取对澳门公共行政工作人员所定的福利性质的津贴。
二、获指定为纪律程序的调查、项目调查及全面调查的查核员的司法官,有权收取对上款所指工作人员所定的酬劳。
三、获许可在公共部门担任培训员职务的司法官,得收取报酬。
四、司法官死亡时,其亲属获赋予对第一款所指工作人员所定的权利。
第四十条
医疗护理
司法官及其家团享有对澳门公共行政工作人员所定的医疗护理、药物、手术、最高等级住院等权利。
第四十一条
居所电话
司法官享有澳门特别行政区负担其居所电话的安装及用户费用的权利。
第四十二条
使用房屋所需的费用
终审法院院长及检察长的房屋在使用上所需的费用,根据行政长官以批示订定的规定支付。
第四十三条
个人使用的车辆
一、司法官有权获分配供其个人使用的车辆。
二、使用供个人使用的车辆,须遵守规范该事宜的一般法规的规定。
三、司法官个人使用的车辆除牌照外,无任何标示。
第四十四条
特别权利
一、司法官有下列特别权利:
(一)自由通行,指执行职务时或因执行职务而可自由出入有通行限制的公共场所;
(二)无需执照或知会而持有、使用、携带、免费申报自卫枪械,并取得弹药;
(三)免费获得《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及《立法会会刊》;
(四)基于由法官委员会、检察长及行政长官确认的应予考虑的安全理由,要求治安警察局特别保护其本人、亲属及财产;
(五)免费查阅公共图书馆数据及公共数据数据库。
二、经批示核准式样的工作证,由法官委员会或检察长发给,并在职级更改时予以更换,以及在终止或中断担任职务的情况下交还;在该证上尤应载有司法官的职级及出示上述证件方能行使或易于行使的权利。
三、终审法院院长及检察长的工作证由行政长官以批示确定并签发。
第四章
服务时间
第四十五条
年资
一、司法官的年资,自公布其获任用于有关职级之日起计。
二、为年资的效力,在属本地司法官编制内提供的所有实际服务时间或等同者,均予以计算。
三、为上款规定的效力,下列者亦予以计算:
(一)纪律程序所命令的防范性停止职务的时间,以及因起诉批示或指定审判听证日批示而引致的防范性停止职务的时间,只要该等程序因归档或当事人被判无罪而终结;
(二)在程序中的拘留或羁押时间,只要该程序因归档或当事人被判无罪而终结;
(三)因无能力的防范性停止职务的时间;
(四)每年不多于九十日的因病缺勤;
(五)第三十条第一款所指的不在,但下款的规定除外。
四、下列者均在年资内扣除:
(一)依据上款规定不应计算的批假或停止职务时间;
(二)根据有关纪律程序的规定视为丧失的时间;
(三)不当离开工作岗位的时间。
第四十六条
相对年资
在同日公布数司法官获任用于相同职级时,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属培训课程及实习后的任用,年资按有关评核名单上所列的次序而定出;
(二)属其余的任用,年资按委任名单所列的次序而定出。
第四十七条
年资表
一、司法官年资表,每年由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编制,并张贴在各级法院或检察院内。
二、每一职级司法官的排名系按服务时间定出,并须列明每一司法官的出生日期、所属的职级、获任用于该职级的日期及有关的服务时间。
三、张贴日期须公布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
第四十八条
异议
一、司法官认为其因载于年资表的排名而受到损害时,得在张贴日起六十日内以致送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的申请书提出异议,而申请书须附同复本,其数目相当于可能受该异议影响的司法官数目。
二、须在申请书内指出可能受影响的司法官,而该等司法官须获通知于十五日内作答。
三、作答后或规定作答的期间届满时,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须在三十日内作出决议。
第四十九条
对错漏的改正
一、发现排名有错漏时,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得随时依职权作必要改正。
二、须将改正文件予以张贴,且有关改正受上条所指的制度约束。
第五章
工作评核
第五十条
司法官的评核
一、第一审及中级法院法官由法官委员会评核。
二、检察院助理检察长及检察官由检察官委员会评核。
第五十一条
评核的周期性
一、对司法官每两年作一次评核。
二、对随后工作的评核使对先前工作的评核不产生效力。
三、司法官因不可归责于其本人的原因而未受评核时:
(一)如有所属职级的前一次评核,则该次评核继续产生效力;
(二)如无所属职级的前一次评核,但在所属职级担任职务已逾两年,则推定评核为“良”;
(三)如无所属职级的前一次评核,且在所属职级担任职务未逾两年,则视为未受评核。
第五十二条
查核及评核要素
一、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在评核前,须进行一次查核,其范围包括有关司法官的工作。
二、查核报告书的内容须让司法官知悉,以便在其愿意时可就报告书的内容表明意见、申请采取其认为适宜的措施或提供其认为适宜的资料。
三、查核员须就有关司法官的响应及所采取的措施编写报告。
四、评核基本上以查核报告书、有关司法官的响应及查核员的随后报告作为根据。
五、评核时须考虑司法官所负责工作的数量及复杂性、工作条件、司法官的技术能力、所发表的法律著作、公民品德、个人履历纪录及有关纪律的纪录。
第五十三条
评核用语
按司法官的表现给予“优”、“佳”、“良”、“可”、“次”的评核。
第五十四条
“次”的评核
“次”的评核导致司法官立即停止职务,且须因其不胜任工作而对其提起纪律程序。
第六章
待安排工作、停止职务及终止职务
第五十五条
待安排工作
一、司法官因出现以下情况而听候安排相应其职级的职位时,视为处于待安排工作的状况:
(一)根据第十九条规定所履行的定期委任已终止;
(二)所占的职位已取消;
(三)法律所规定的其它情况。
二、待安排工作的状况不导致丧失年资,亦不导致丧失任何报酬或补助。
三、处于待安排工作状况的司法官,须被安排于相应其职级的首个出现空缺的职位,且无须进行聘任程序。
第五十六条
停止职务
司法官自以下之日起停止其职务:
(一)针对故意犯罪的起诉批示的通知日或针对故意犯罪的指定审判听证日批示的通知日;
(二)被拘留或羁押之日,又或开始执行所判处的实际徒刑或实际收容保安处分之日;
(三)因纪律程序而作的防范性停止职务的通知日,或科处任何导致须暂时离职的处罚的通知日;
(四)因无能力的防范性停止职务的通知日。
第五十七条
终止职务
一、司法官自以下之日起终止职务:
(一)就其新职务法律状况公布的翌日;如无该公布,则为就其新职务法律状况通知的翌日;
(二)未被续期的定期委任或合同终结前第十四日;
(三)离职批示的公布日;
(四)到达法律规定的强制退休年龄之日。
二、属上款(一)项所指情况的法官,如在审判开始时已参与,或在须作检阅的情况下,为进行审判而已检阅有关诉讼卷宗者,须继续审判直至终结为止;但有关状况的变更系由因无能力而退休或纪律行动所导致者除外。
第七章
退休
第五十八条
适用规定
原编制为澳门编制的司法官的退休,由对澳门公共行政工作人员所定的一般制度及以下各条的特别规定规范。
第五十九条
自愿退休
自愿退休申请书须送交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由各该委员会将之交予澳门退休基金会。
第六十条
因无能力而退休的前提及程序
一、司法官因其在担任职务时体力或智力显得衰退或迟钝,导致或可能导致其继续担任职务将严重损害司法或有关工作者,须因无能力而退休。
二、以合同方式聘任或以定期委任方式任用的司法官,如处于上款所指状况,须分别解除其合同或终止其定期委任。
三、基于司法官的无能力显示其必须停止职务时,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得决定立即防范性停止其职务。
四、停止司法官职务时,须以维护职务声誉及司法官尊严的方式进行,且不影响所应收取的报酬。
五、由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通知处于第一款所指状况的司法官,以便其在三十日内申请退休,或以书面作出其认为适当的陈述。
六、涉及检察长时,如行政长官认为其无能力履行职务,应报请中央人民政府免去其检察长的职务,第三款及第四款的规定不适用于检察长。
第六十一条
有关法院司法官的决议
一、如法官委员会议决一终审法院法官须因无能力而退休,或议决须解除其合同或终止其定期委任,则有关卷宗送交立法会,以设立一个由五名议员组成的审议委员会;如该委员会议决有关司法官须因无能力而退休,或议决须解除其合同或终止其定期委任,则向行政长官提出建议,并由其批准。
二、如法官委员会议决第一审法院或中级法院法官须因无能力而退休,或议决须解除其合同或终止其定期委任,则终审法院院长须设立一个由三名属本地编制且职级等于或高于有关司法官的法院司法官组成的审议庭;如该审议庭议决有关司法官须因无能力而退休,或议决须解除其合同或终止其定期委任,则向行政长官提出建议,并由其批准。
第六十二条
有关检察院司法官的决议
如检察长决定一检察院司法官须因无能力而退休,则应交由检察官委员会审议;如该委员会议决有关司法官须因无能力而退休,则应将卷宗呈送检察长,由检察长报请行政长官批准。
第六十三条
服务时间的计算
因无能力而退休者,视作已提供相当于赋予退休司法官可收取最高退休金的权利的服务时间。
第八章
纪律制度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六十四条
纪律责任
司法官依据以下各条规定承担纪律责任。
第六十五条
违反纪律的行为
司法官所作的事实,如违反司法官的义务,即使系因过失而作出者,亦构成违反纪律的行为;司法官在公共生活中的作为或不作为,或对该生活造成影响的作为或不作为,如有悖于担任司法官职务应有的尊严者,亦构成违反纪律的行为。
第六十六条
纪律程序的独立性
一、纪律程序独立于刑事程序。
二、在纪律程序中发现有刑事违法行为者,须立即通知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
第六十七条
受纪律制度的约束
一、即使已免职、退休、停止职务、处于待安排工作的状况或担任不同职务,亦不妨碍仍可对担任职务时所作的违纪行为加以处罚。
二、如属上款所指的情况,须在可能时以丧失相应时间的退休金或任何性质的薪俸代替罚款、停职或休职的处分。
三、如不能作出上款所指的代替,或不能科处警告、强迫退休及撤职的处分,则司法官仅在恢复担任职务时,方履行有关处分。
第二节
处分
第六十八条
处分等级
司法官受以下由轻至重的方式列举的处分:
(一)警告;
(二)罚款;
(三)停职;
(四)休职;
(五)强迫退休;
(六)撤职。
第六十九条
警告
一、警告处分,指对所为的不当情事作告诫,或指申诫,其目的在于警惕司法官,以使其知悉其作为或不作为会对所担任的职务造成损害,或在担任职务方面所产生的后果系有悖于司法官应有的尊严。
二、对应受告诫或申诫的轻微违犯,科处警告处分。
三、警告处分不作纪录,并得不经任何程序而科处之,但必须听取嫌疑人的陈述及给予其辩护的机会。
第七十条
罚款
一、罚款处分以日数定之,至少五日至多三十日。
二、对疏忽的情况或对履行司法官的义务不关心的情况,科处罚款处分。
三、科处罚款处分时,须在司法官的薪俸内扣除相当于所科处的日数的金额。
第七十一条
停职及休职
一、停职及休职处分,指在处分期间内完全脱离职务。
二、停职处分得在二十日至二百四十日的范围内酌科,而休职处分不得少于一年多于两年。
三、对严重疏忽的情况或对履行司法官的义务极不关心的情况,科处停职或休职处分;司法官被判实际徒刑或实际收容保安处分时,亦科处上述处分,但有罪判决科处禁止执行公共职务的附加刑或禁止从事业务的保安处分者除外。
四、须将所履行的徒刑或收容时间,在纪律处分的时间内扣除。
五、科处停职及休职处分时,导致丧失在报酬、年资及退休等方面相当于处分期间的时间,亦得导致将有关司法官调任于与其作出违纪行为时所任职的法院不同的法院内相应职级的职位,但仅以有关纪律决议载明调任者为限。
六、科处停职及休职处分时,并不损害上款未有规定的权利。
第七十二条
强迫退休及撤职
一、强迫退休处分,指命令退休。
二、撤职处分,指司法官确定性离职,并终止与该职务有关之所有联系。
三、司法官在以下情况下,可被科处强迫退休或撤职处分:
(一)显示确实无能力符合职务上的要求;
(二)显示不诚实、严重不服从上级,或有不道德或不名誉的行为;
(三)显示不胜任有关工作;
(四)因明显严重滥用职能,或因明显严重违反职能上的固有义务的犯罪而被判刑。
四、对放弃职位,必须科处撤职处分。
五、科处强迫退休处分时,有关司法官须立即离职,并丧失本法所赋予的权利,但法津规定的退休金权利则不受影响。
六、科处撤职处分时,有关司法官丧失本法所赋予的司法官身分,以及相应权利。
第七十三条
终止提供服务
以合同方式聘任或以定期委任方式任用的司法官,如在纪律程序中被科处停职或更重的处分,则自动终止其提供服务。
第七十四条
特别减轻
如有明显减轻事实的严重性或行为人的过错的情节,得特别减轻处分,而科处较轻的处分。
第七十五条
再犯
一、司法官曾因作出一违纪行为而被判较警告为重的处分,且已全部或部分履行,而其于作出该违纪行为后三年内作出另一违纪行为时,只要从该案件的情节显示先前所作的判处并无防范作用者,即属再犯。
二、如属再犯,第六十八条(二)项、(三)项及(四)项所指处分的最低限度分别为最高限度的三分一、四分一及三分二。
第七十六条
违纪行为的竞合
一、如司法官作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违纪行为,且该等违纪行为系在对其中任一违纪行为所判的处分开始履行前作出者,即属违纪行为的竞合。
二、如属违纪行为的竞合,仅科处一处分。
三、对各违纪行为可科处的处分不同时,科处最重的处分,该处分有上下限度时,须因竞合而加重之。
第七十七条
时效期间
纪律处分的时效经过下列期间完成,而该期间自已不可对所判的处分提出申诉之日起计:
(一)属警告及罚款处分者,六个月;
(二)属停职及休职处分者,三年;
(三)属强迫退休及撤职处分者,五年。
第三节
纪律程序
第七十八条
一般原则
一、纪律程序为追究纪律责任的途径。
二、纪律程序由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提起。
三、纪律程序须予保密直至终局裁定为止。
四、刑事诉讼程序的回避、拒却及自行回避制度,经作出必要配合后,适用于纪律程序。
第七十九条
调查
一、纪律程序的调查应在三十日内完成。
二、上款所指的期间在合理的情况下,方得延长。
三、调查员须将纪律程序调查的开始日通知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及嫌疑人。
四、在调查阶段内,证人的数目无限制。
五、如调查员认为所调查的证据已充分者,得驳回要求听取证人的请求。
第八十条
防范性停止嫌疑人的职务
一、在纪律程序中,如有强烈迹象显示对违纪行为的有关处分至少为停职,且有嫌疑的司法官继续担任职务对程序的调查、工作,或职务上的声誉及尊严将造成损害者,经调查员建议,得命令防范性停止该司法官的职务,但终审法院院长及检察长除外。
二、命令防范性停止职务时,须以维护职务声誉及司法官尊严的方式进行。
三、防范性停止职务不得超过一百二十日,并得以合理解释延长九十日,且防范性停止职务不损害司法官的任何权利,但不影响第四十五条第四款(一)项规定的适用。
第八十一条
指控通知
如不知嫌疑人的下落,指控通知以告示为之。
第八十二条
对辩护人的任命
一、如嫌疑人因不在、患病、精神失常或身体上无能力而不能作出辩护,则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为该嫌疑人指定辩护人。
二、如指定辩护人之日,后于就指控作出通知之日,则自就指定辩护人一事作出通知之日起重新展开辩护期间。
第八十三条
法院司法官的强迫退休或撤职
一、在对终审法院法官提起的纪律程序中,如法官委员会议决应科处强迫退休或撤职处分,又或属以合同方式聘任或以定期委任方式任用的法官的情况,议决应科处停职或更重的处分,则将有关卷宗送交立法会,以设立一个由五名议员组成的审议委员会;如该委员会议决应科处强迫退休或撤职处分,或属以合同方式聘任或以定期委任方式任用的法官的情况,议决应科处终止其提供服务,则向行政长官提出建议,并由其批准。
二、在对第一审或中级法院法官提起的纪律程序中,如法官委员会议决应科处强迫退休或撤职处分,或属以合同方式聘任或以定期委任方式任用的法官的情况,议决应科处停职或更重的处分,则终审法院院长须设立一个由三名属本地编制且职级等于或高于有关司法官的法院司法官组成的审议庭;如审议庭议决应科处强迫退休或撤职处分,或属以合同方式聘任或以定期委任方式任用的法官的情况,议决应科处终止其提供服务,则向行政长官提出建议,并由其批准。
三、如审议委员会或审议庭认为不应科处所建议的处分,则将有关卷宗发回法官委员会,以便另作处理。
第八十四条
检察院司法官的强迫退休或撤职
一、在对检察院司法官提起的纪律程序中,须由检察官委员会审议;如该委员会议决应对该司法官科处强迫退休或撤职处分,则应将卷宗送予检察长,由检察长报行政长官批准。
二、涉及检察长时,如行政长官认为有必要强迫其退休或将其撤职,应报请中央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十五条
决议或决定的通知
终局决议或决定须连同调查员的最后报告书副本及倘有的随同该报告书的建议,一并送交嫌疑人以作通知,该通知须遵守关于指控通知的规定。
第八十六条
无效及不当情事
非属不可弥补的无效及不当情事,如在辩护中未被提出争辩者,又或该等无效及不当情事在辩护后发生而自对其获悉日起五日内未被提出争辩者,均视为获补正。
第八十七条
因放弃职位而提起的程序
一、司法官不担任职务十日且明确表示其有放弃职位的意图时,或连续三十日不合理缺勤时,须因放弃职位对其提起纪律程序。
二、连续三十日不合理缺勤者,推定为放弃职位。
三、放弃职位的推定,仅可在纪律程序中透过任何证据方法予以推翻。
第八十八条
决议或决定的复查及恢复权利
一、纪律决议或决定的复查及恢复权利,由利害关系人向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申请,并由相关委员会作出决定,但下述第四款的情况除外。
二、申请书须以纪律程序卷宗的附文方式处理;申请书须载明请求的依据及指出应予调查的证据,且连同利害关系人已获得的文件一并提交。
三、法官委员会或检察官委员会收到要求复查纪律决议或决定的申请书后,须于三十日内决定应否进行复查。
四、如属对法院司法官科处强制退休或撤职处分的情况,有关恢复权利的申请应向推荐法官的独立委员会提出,并由其作出决定。
五、恢复权利的申请仅在处分履行之日起经过以下期间后方得提出:
(一)属罚款者,三年;
(二)属停职及休职者,五年;
(三)属强迫退休及撤职者,七年。
第四节
项目调查及全面调查
第八十九条
适用规定
项目调查及全面调查,由对澳门公共行政工作人员所定的一般制度以及下条的特别规定所规范。
第九十条
转换为纪律程序
一、如透过项目调查或全面调查发现有违纪行为,则法官委员会得议决将当中已听取嫌疑人陈述的有关程序转为纪律程序的调查部分;涉及检察院司法官时,检察官委员会亦得作出相同决定。
二、在上款所指的情况下,项目调查或全面调查的开展日即为纪律程序的开始日。
第九章
推荐法官的独立委员会
第九十一条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沈阳市残疾人保障规定

辽宁省沈阳市人大常委会


沈阳市残疾人保障规定

(1998年4月29日沈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8年7月30日辽宁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根据2012年4月19日沈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 2012年5月22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沈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残疾人的义务,执行本规定。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综合协调有关残疾人事业方针、政策、法规、规划、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工作,协调解决残疾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市残疾人联合会承担市人民政府委托的任务,协助市人民政府开展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工商、税务、公安、司法、劳动、人事、民政、财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有关部门,应当按职责分工做好残疾人的工作。区、县(市)和乡(镇)、街道残疾人联合会和残疾人多的企事业单位应有人负责残疾人工作。
  
  第四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将残疾人事业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
  
  第五条 鼓励社会各界和国内国外组织及个人资助残疾人事业。凡在我市投资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各级人民政府应给予优惠政策,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表彰。

  第六条残疾人的法定扶养人和监护人,应对残疾人履行扶养义务和承担监护责任,帮助残疾人增强自立能力。

  第七条 残疾人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应本着特殊扶助的原则予以照顾,高于普通教育投入的增长比例。

  第八条 各级各类学校对符合国家规定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不得因其残疾拒绝接收。本市所属中等学校对残疾学生因残疾在报考和在学期间体育科目达标有困难的,应给予照顾。生活困难的残疾学生,学校应按规定减免学杂费。高等院校设立的贷学金,应优先保证生活困难的残疾学生。

  第九条 要建立健全残疾人的康复机构。市、区、县(市)应建立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乡(镇)街应建立康复站;居委会、村委会应支持建立家庭康复点。

  第十条 筹集残疾人的康复医疗经费要坚持自筹、群帮、公助的原则。残疾人为恢复或补偿功能按规定所需医药费,属公费医疗或社会保险的,由所在单位或者承保单位按规定支付;应由民政部门救济的残疾人康复医疗经费由民政部门负责。

  第十一条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按不低于在职职工总数1.7%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不得拒收。确无条件安排的单位,应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不得以残疾为理由辞退或裁减残疾职工。被兼并或破产企业的残疾职工应优先安置。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的,工商、税务、城管等部门应按规定减免税费,优先安排经营场所。

  第十三条 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在土地分配或调整时,应优先照顾残疾人;对残疾人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可减免土地承包费、义务工、村提留和其他社会负担。

  第十四条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应足额缴纳残疾人的养老保险费。社会保险机构应按规定足额发放残疾人养老保险金。农村的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的,集体公助的补助比例可适当提高。

  第十五条 残疾人的房屋动迁、安置应优先安排,楼层的分配应适应残疾人的生活。

  第十六条 残疾职工的医药费优先报销。医药费个人承担部分有困难的,单位可给予补助。

  第十七条 新闻单位应积极宣传残疾人事业。报刊、电台、电视台可开设适合残疾人的专题栏目,公共图书馆应设立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或专柜。

  第十八条 文化、体育部门应组织和扶持残疾人的文化、体育活动,有计划地建立残疾人文艺、体育活动场所。

  第十九条 残疾人凭《残疾证》免费在停车场所停放代步用车,公园对残疾人免收门票,影剧院对残疾人实行半价收费。

  第二十条 法律服务机构,应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法律事务服务。

  第二十一条 新建、改建城市道路和公共设施,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无障碍设计规范进行建设,设立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现有的公共场所应逐步进行方便残疾人的无障碍改造。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规定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由单位或有关主管部门限期改正或给予行政处分;给残疾人造成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损害的,应依法赔偿,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1998年9月15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