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惠州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2 07:47:45   浏览:846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印发《惠州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

广东省惠州市人民政府


印发《惠州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
惠府〔2008〕13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惠州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业经十届68次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惠州市人民政府
二〇〇八年十月三十一日


惠州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制定本规则。
  二、市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惠民之州”。
  三、市政府工作的准则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健全监督制度,加强廉政建设,从严治政。
  四、市政府组成人员要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忠于职守,服从命令,顾全大局,始终做到政治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五、市政府各部门要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行使职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多办实事,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善政府服务,切实贯彻市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

第二章 组成人员职责

  六、市政府由下列人员组成: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各局局长。
  七、市政府实行市长负责制,市长领导市政府的工作。常务副市长协助市长处理市政府的日常工作。副市长协助市长工作。
  八、市长召集和主持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市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必须经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或市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九、副市长按分工负责处理分管工作。受市长委托,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或专项任务,并可代表市政府进行对外活动。
  十、秘书长协助市长和常务副市长安排市政府的日常工作,主持市政府办公室全面工作。
  十一、市长出国访问期间,由市长指定常务副市长代行市长职务。
  十二、各局实行局长负责制,由其领导本部门的工作。市政府各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的政策规定,以及市政府的决定、命令,处理经济社会事务,在本部门的职权范围内制定规范性文件。
  市审计局在市长和省审计厅的双重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市政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顾全大局,精诚团结,维护政令统一,切实贯彻落实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凡属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应积极主动完成;工作有交叉的,主管部门应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协助。
  市政府组成人员必须执行市政府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各自职责。要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团结协作。

第三章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十三、市政府要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十四、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工作部署,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惠民之州”建设,把惠州建设成为珠三角东部现代化经济强市和广东省现代石化数码产业名城。
  十五、加强市场监管,推进公平准入,完善监管体系,规范市场执法,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十六、认真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完善社会管理政策和措施,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建立健全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十七、强化公共服务,完善公共政策,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四章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十八、市政府及各部门要健全重大事项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建立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十九、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宏观调控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主要社会管理事务,规范性文件和重点规划,重大项目、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和预算外大额财政支出、重大资产和资源处置等重大决策,由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或市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
  二十、市政府各部门提请市政府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都必须经过调查研究,并经专家或研究、咨询机构等进行必要性、可行性论证或市政府法制机构的合法性审核;涉及其他部门职能的,应当充分协商;涉及县、区的,应当事先征求意见;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必要时应进行听证。所有重大决策都要经集体讨论后决定。
  二十一、市政府应完善并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应当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必须经过会议充分讨论,各种意见和主要理由应当如实纪录。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
  二十二、市政府在作出重大决策前,应根据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听取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专家学者、基层群众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二十三、对事关全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情况,应当按照规定时限和程序向上级政府报告或请示,向市委、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向市政协常委会通报。
  二十四、市政府各部门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市政府的决定,及时跟踪和反馈执行情况。市政府办公室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政令畅通。

第五章 坚持依法行政

  二十五、市政府及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行政权力。要认真贯彻依法治市的各项工作部署,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二十六、市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省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要求,适时制定规范性文件,确保规范性文件的质量。拟订和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原则上都要向社会征求意见。
  规范性文件实施后要进行后评估和定期清理,发现问题,及时完善。
  二十七、市政府及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和发布的决定、命令,必须符合宪法、法律,符合国家、省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由市政府制定或发布,或由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发布。其中,部门规范性文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的事项或重要涉外、涉港澳台事项,应事先请示市政府。部门联合制定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发布前应按规定报市政府批准。部门规范性文件应当经市政府法制机构审查后再行发布。
  二十八、提请市政府审议的政府规范性文件草案,由市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起草,市政府法制机构审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解释工作由市政府法制机构承办。
  二十九、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切实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第六章 推进政务公开

  三十、市政府及各部门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三十一、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市政府及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除需要保密的外,应及时公布。
  三十二、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群众广泛知晓的事项以及法律和国家及省、市政府规定需要公开的其他事项,均应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方式,依法、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

第七章 健全监督制度

  三十三、市政府及其各部门要自觉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负责地报告工作,接受询问和质询,依法备案规范性文件;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
  三十四、加强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的监督,落实行政效能监察机制,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廉政建设。加强对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职务行为的监督。
  三十五、市政府各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接受司法机关的监督,同时要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查处和整改并向市政府报告。
  三十六、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健全政府层级监督制度。市政府各部门要严格执行部门规范性文件发布前报市政府法制机构审查制度和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备案制度,严格执行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及时撤销或修改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政策的规范性文件和行政制度、措施,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并主动征询和认真听取县、区政府及其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三十七、市政府及各部门要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坚持市长接访日制度,确保信访渠道畅通;市政府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要亲自批阅重要的群众来信,及时研究来信来访中反映的重要问题,督促检查重要信访事项的办理。
  三十八、市政府及各部门要接受新闻舆论和群众的监督。对新闻媒体报道和各方面反映的重大问题,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查处和整改并向市政府报告。
  三十九、市政府及各部门要推行行政问责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严格责任追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第八章 加强廉政建设

  四十、市政府及各部门要从严治政。对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要按程序和时限积极负责地办理,对不符合规定的事项要坚持原则不予办理;对因推诿、拖延等官僚作风及失职、渎职造成影响和损失的,要追究责任;对越权办事、以权谋私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
  四十一、市政府及各部门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公务接待,不得用公款相互送礼和宴请,不得接受基层和企业的送礼和宴请。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
  四十二、市政府组成人员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洁从政,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有关廉洁自律的规定,不得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不得利用特殊身份拉关系、谋私利。

第九章 会议制度

  四十三、市政府实行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制度。
  四十四、市政府全体会议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各局局长组成,由市长召集和主持。市政府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传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政策、指示、决定和市委、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决议;
  (二)总结、研究、部署市政府的阶段性工作;
  (三)讨论决定市政府工作中的全局性重大事项;
  (四)部署市政府全局性的重要工作;
  (五)通报国内外形势,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战略性部署。
  市政府全体会议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根据需要可安排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
  四十五、市政府常务会议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和其他市政府党组成员组成,由市长或市长委托常务副市长召集和主持。市政府常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研究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决定、决议以及领导的重要批示;
  (二)讨论通过报请省政府和市委决定的重要事项;
  (三)讨论通过提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的议案、议案办理方案及其他重要事项;
  (四)讨论决定市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五)讨论通过以市政府名义发布的决定、命令和政策性、规范性文件;
  (六)讨论重要的规划、用地、财政支出和政府资源处置事项;
  (七)市长认为有必要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的其他事项。
  市政府常务会议一般每周召开一次,如有需要可临时召开。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有关领导、市政府督查办主任、市发展改革局局长、市监察局局长、市财政局局长、市法制局局长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根据需要列席会议。
  四十六、市长办公会议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和其他市政府党组成员组成,由市长或市长委托常务副市长召集和主持。根据需要可安排市政府相关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领导和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市长办公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传达贯彻上级和市委、市人大决定(决议)和领导重要批示,通报和贯彻落实上级重要会议精神;
  (二)研究讨论市政府专项重要工作;
  (三)通报分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发展态势,研究部署全市阶段性工作;
  (四)研究市政府其他工作事项。
  四十七、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的议题准备、会务组织、会议纪要起草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
  提请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讨论的议题,由市政府秘书长、分管副市长协调、审核后提出,报市长或常务副市长确定。
  副市长、正副秘书长代表市政府参加上级重要会议的,应向市长或分管副市长扼要报告会议精神,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必要时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或市长办公会议讨论。
  四十八、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决定事项,由市政府办公室制发会议纪要和会议决定事项通知,由市政府督查办负责督办,并定期将落实情况向市政府领导报告。
  四十九、市政府领导不能出席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的,向市长或受委托主持会议的常务副市长请假;市政府全体会议其他组成人员或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列席人员请假,由市政府办公室汇总后向市长或受委托主持会议的常务副市长报告。
  五十、副市长分管的工作,涉及需要召集有关部门和县、区政府研究或协调解决的问题,由分管副市长主持召开工作会议解决,也可委托秘书长、副秘书长或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召开工作会议协调处理,必要时由市政府办公室制发工作会议纪要。
  五十一、精简和严格控制以市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市性会议。召开全市性会议必须严格按《惠州市政府系统召开全市性会议审批办法》报批。市政府及各部门召开的工作会议,要减少数量、控制规模、严格审批、讲求实效。
  全市性会议由市政府办公室每年年初制定计划,并按计划安排召开。召开会议应贯彻高效节约原则,尽量减少参会人员,缩短会议时间,控制经费开支,尽量采用电视电话会议等快捷、节俭的形式召开。
  五十二、传达贯彻省政府部门工作会议精神,布置、总结部门业务工作的会议,一般由部门召开,并由主管部门负责会务、经费。部门召开的会议,原则上不邀请县、区政府负责人出席,确需邀请的须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章 公文审批

  五十三、各县、区政府,各部门报送市政府的公文,应当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各部门报送市政府的公文,如涉及其他部门职责,应先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部门间如有意见分歧,主办部门要主动协商,达成一致,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应列出各方理据,提出办理建议。
  五十四、各县、区政府,各部门报送市政府审批的公文,由市政府办公室按照规定程序和市政府领导分工呈批,重大事项报市长审批。如属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问题,由市政府办公室直接转有关部门办理。
  五十五、除市政府领导交办事项和必须直接报送的绝密事项外,一般不得直接向市政府领导个人报送公文。市政府领导一般不在抄送件上直接批示意见。
  五十六、市政府公布的规范性文件、决定、命令,报省政府及市委的重要请示、报告,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审议的议案、人员任免,由市长签署。
  五十七、以市政府名义发文,属于分管副市长职权范围内的,可授权分管副市长或秘书长签发;涉及其他副市长分管工作的,应会同有关副市长共同审核,报市长或常务副市长签发。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纪要,由秘书长、常务副市长审核后,报市长签发。
  市政府工作会议纪要,内容属副市长分管范围或一般性工作问题的,由分管副市长审批;涉及其他副市长分管工作、比较重大的或涉及财政经费开支和政府资源处置的,由常务副市长或市长审批。
  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长办公会议决定的事项或其他常规事项,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发文的,由秘书长或办公室主任签发。
  市长或分管副市长已有明确审批意见或其他常规事项,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发文的,可授权秘书长或副秘书长签发。
  转达市政府领导对一般工作事项的批示意见;根据市政府意见对一般性请示事项的答复或通知具体事项;印发局部性、阶段性的具体工作通知,函复和商洽具体事项等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的公文,由秘书长或办公室主任签发,可授权副秘书长或办公室副主任签发。
  五十八、凡属计划外投资、财政经费开支和政府资源处置等方面的问题,应按程序报主管副市长“一支笔”审核或审批。重大投资、支出、资源处置和机构编制事项报市长审批。
  五十九、由市政府办公室正常呈批的文件,领导审批时应明确批示意见,划圈、签名、签阅均视作同意;领导之间意见不一致的,以市长或常务副市长的意见为准。
  六十、控制以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发文。市政府分管领导召开部署常规性工作的会议、未作决定或时效性短的协调会议,以及定期召开的例会,除确有需要外,原则上不发会议纪要。
  六十一、市政府及各部门要进一步精简公文,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由部门自行发文或联合发文,或经市政府批准冠“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后自行发文。

第十一章 公务活动制度

  六十二、除市委、市政府统一组织安排的活动外,市政府领导一般不出席各县、区,各部门召开的会议以及其他事务性活动,原则上不参加企业举办的活动。各县、区,各部门确需邀请市政府领导出席会议和其他事务性活动的,应事先书面报告市政府,由市政府办公室统筹安排。
  六十三、各部门涉及外事、侨务、台务的接待事项,需要市政府领导出面的,应将接待计划分别报业务归口部门审核后报市政府,由市政府办公室统筹安排。
  六十四、境内外新闻记者要求采访市政府领导的,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协调、安排。其中境外新闻记者采访,由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按有关规定把关,提出意见送市政府办公室协调、安排。

第十二章 纪律和作风

  六十五、市政府组成人员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省、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严格遵守纪律,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六十六、市政府组成人员必须坚决执行市政府的决定,如有不同意见可在市政府内部提出,在没有重新做出决定前,不得有任何与市政府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和行为。代表市政府发表讲话或文章,个人发表涉及未经市政府研究决定的重大问题及事项的讲话或文章,事先须经市政府同意。
  六十七、市政府各部门发布涉及政府重要工作部署、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事项的信息,要经过严格审定,重大情况要及时向市政府报告。
  六十八、市政府组成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和外事纪律。
  六十九、市政府组成人员要做学习的表率,市政府及各部门要建设学习型机关。
  七十、市政府领导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下基层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
  七十一、市政府领导不为部门和地方的会议活动等发贺信、贺电,不题词。市政府领导出席会议活动、下基层考察调研的新闻报道,按有关规定办理。
  七十二、市政府组成人员要严格执行报告和请销假制度。副市长、秘书长离开惠州、出差和休假,应事先报告市长,由市政府办公室通报市政府其他领导;副秘书长离开惠州、出差和休假,应报告分管副市长和秘书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离开惠州、出差和休假,应报告分管副市长。
  七十三、市政府召开的会议和举办的其他公务活动,各部门负责人应按照通知要求出席,因故不能出席的,应提前向市政府请假,未经同意不得由其他人代替。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培训机构从业行为规范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培训机构从业行为规范的通知

安监总政法〔2010〕20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为规范安全生产培训机构从业行为,提高安全生产培训质量,进一步发挥安全生产培训在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中的支撑作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制定了《安全生产培训机构从业行为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加强对安全生产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督与管理,对于违反《安全生产培训机构从业行为规范》的安全生产培训机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进行处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二○一○年十二月二日

安全生产培训机构从业行为规范

一、为规范安全生产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培训机构)从业行为,提高安全生产培训质量,进一步发挥安全生产培训在预防生产安全事故中的支撑作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制定本规范。

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批准的培训机构从业行为的规范及监督管理,适用本规范。

三、培训机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遵守客观公正、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工作。

四、培训机构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时,应当遵守下列行为规范:

1.依法与委托方签订服务合同或者协议,明确培训的对象、要求以及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

2.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统一制定的安全培训大纲进行培训。

3.按照成人培训特点,开展安全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设计,组织实施培训质量评估,强化培训过程管理。

4.制定严格的培训教育计划,合理设置课程,培训时间安排符合课程设置的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的培训教育计划要报有关部门审核同意。

5.聘请经专门培训合格的专职教师,或者具有丰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知识和培训教育经验的兼职教师授课;组织学员对讲课教师进行教育质量评定,淘汰不合格的教师。

6.加强培训期间对学员的管理和考核,完整记录每名学员的培训情况;加强培训档案管理和信息化建设。

五、 培训机构在从事安全生产培训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1.将资质证书出借、出租给其他机构或者个人;

2.擅自变更国家规定的安全生产培训大纲进行培训;

3.聘请不合格的教师进行培训;

4.提供虚假培训记录;

5.变更已经确定的培训教育计划,减少培训内容和时间;

6.超出资质证书确认的业务范围从事培训工作;

7.故意贬低、诋毁其他培训机构;

8.转包安全培训项目;

9.实施被取缔的各种乱收费行为。

六、 对违反上述规范的行为,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已有规定的,按其规定处罚;没有明确规定进行处罚的,将其作为培训机构资质考核的重要内容记录在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2004年修正)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2004年修正本)

(1996年5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2004年3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 2004年3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届第14号公布 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商品交易市场开办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商品交易市场的监督管理,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商品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市场),是指有市场名称、固定场所、设施,有经营者进场经营,由市场开办者从事经营服务管理,进行集中、公开交易商品的现货市场。

本条例所称市场开办者,是指投资开办市场或者从事市场经营服务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本条例所称经营者,是指进入市场从事商品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坚持统筹安排、合理布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搞活流通、讲求效益的原则,把市场的设置建设和改造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集镇、村屯总体规划,并采取措施,组织、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公安、卫生、价格、税务、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依法参与市场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从事商品交易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

第六条 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市场的开办者、经营者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七条 开办市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集镇、村屯总体规划;

(二)有相应的场地、设施和资金;

(三)设立有市场经营服务管理机构或者有相应的管理人员;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 开办市场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办理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

市场开办者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出租市场摊位、店铺。

第九条 开办市场申请登记注册,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证件:

(一)申请报告;

(二)市场开办者的身份证明、验资证明;

(三)房地产产权证明文件或者场地使用证明文件;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证件。

第十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开办市场申请,应当准予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

第十一条 市场因迁移、合并、分立、扩建、撤销、负责人变更等原因改变营业执照登记注册事项的,市场开办者应当到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注销登记。

第十二条 市场开办者、经营者有权拒绝法律、法规规定之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各种形式的摊派,以及向有关机关举报乱收费、乱摊派行为。

第十三条 依法应当办理营业执照的经营者,应当向市场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方可从事经营活动,并在其营业场所悬挂营业执照;实行经营许可证的,还应当悬挂相应的经营许可证件。

第十四条 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的地点或者区域经营,不得随意摆摊设点。

第十五条 经营者在商品经营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二)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

(三)对商品或者服务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四)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利用计量器具作弊;

(五)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或者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

(六)垄断货源、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和其他欺诈行为;

(七)拒绝、妨碍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侮辱、殴打行政执法人员;

(八)损坏商品市场设施或者财物;

(九)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六条 上市的产品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合格证的,应当具备;需要标明品名、产地、规格、型(牌)号的,应当标明;实行明码标价。

第十七条 经营者应当使用税务部门统一印制和管理的发票。

第十八条 经营者对消费者提出的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等正当要求,不得拒绝或者故意拖延。

第十九条 有关部门的市场监督管理人员不得在市场内从事商品经营活动,不得利用职权刁难、勒索市场开办者和经营者或者压价强行购买商品,不得徇私舞弊,包庇市场开办者和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并接受市场开办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监督。

有关部门的市场监督管理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出示相关证件;对未出示证件进行检查的,被检查者有权拒绝检查。

第二十条 市场开办者应当遵守以下要求:

(一)负责市场经营服务设施和安全防范设施的建设、维修和更新改造,保证设施处于完好状态;

(二)建立健全和实施市场经营服务、环境卫生、治安、消防等管理制度;

(三)提供水电供应服务;

(四)根据需要,提供仓储、保管、运输等相应的服务;

(五)遵守有关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接受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

(六)协助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监督管理市场,制止经营者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其他扰乱市场交易秩序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一条 市场开办者应当在市场内设置合格的复检计量器具,并不得收取费用。

第二十二条 市场开办者、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十三条规定,未办理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擅自开办市场或者从事经营活动的,依照国务院《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予以查处取缔。

第二十三条 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随意摆摊设点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第二十四条 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四)项规定,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使用计量器具作弊的,责令改正,没收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 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六)项规定,垄断货源、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有关部门的市场监督管理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决定。

第二十八条 本条例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